喬木,高達(dá)30米,胸徑1米;樹皮褐色,裂成龜甲狀薄片剝落。枝條每年生長2至數(shù)輪,樹冠廣園形,1年生枝淡褐色或黃色,有光澤。冬芽紅褐色,圓錐形,微披樹脂。針葉3針一束,長10—22厘米,徑1毫米以內(nèi),細(xì)柔,邊緣有細(xì)齒,樹脂道3—6,邊生。球果成熟后宿存樹上多年不落,卵園形,長5—6厘米,徑3.5厘米,基部稍偏斜,鱗盾斜方形,稍肥厚隆起,或顯著降起呈錐狀,橫脊顯著,間或有縱脊,鱗臍小,稍突起,有短刺,種子橢圓形,長5--6毫米,連翅長1.7—2厘米。
產(chǎn)于云南麻栗坡、元陽、景東、元江、墨江、思茅、景洪、瀾滄、普洱、普文、勐海、勐臘以及西南部潞西、臨滄、鎮(zhèn)壓康等地海拔600—1600米。以思茅、景東、普洱、墨江、鎮(zhèn)源、景谷以及臨滄地區(qū)東北部海拔700—1200米為中心;在寬谷、盆地周圍低山丘陵及沿江兩岸山地組成大面積純林。越南、老撾、緬甸、應(yīng)度也有分布。喜南亞熱帶季風(fēng)氣候,年平均氣溫20—24C,年降雨量1500毫米以上,相對(duì)濕度80%以上,高溫多雨的環(huán)境。生于山地紅壤。
最喜光樹種,幼苗不耐庇陰,深根性,生長迅速天然林木1年生幼苗高達(dá)30—50CM,5年生高不定期5M,10年生平均樹高11—12M,平均胸徑10CM,每公頃蓄積量200立方,40年生的林分,平均樹高達(dá)30M,平均胸徑30CM,每公頃蓄積量500立方,但在干燥陽坡或土層薄的山脊上,10年生樹高6M,平均胸徑6CM,每公頃蓄積量88立方。立地條件的優(yōu)劣,林木生長速度相當(dāng)懸殊。種子千粒重13—19克,每公斤5—6萬粒,種子發(fā)芽率80--90%,保存期可達(dá)2—3年。在云南南部天然更新好,飛籽成林,很少用人工造林。有思茅松毛蟲為害針葉,還有松梢螟,松葉蜂,松梢象鼻蟲等為害。樹干端直不扭曲,材質(zhì)優(yōu)于云南松,供建筑、枕木,礦柱等用,樹干可采松脂;樹皮可提取烤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