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獲得印品一致的高質量和減少浪費,控制油墨色濃度是一個很好的辦法,而這往往不引起人們的注意。如今大多數(shù)人都歡喜老的傳統(tǒng)的控制方法——經(jīng)常測定油墨的粘度(借助于眾所周知的流量杯測量)。實際上,油墨粘度測量并非標準,尚存在問題。無論是溶劑油墨還是水性油墨,上光油或涂料,都會受到許多可變因素的影響,而這些可變因素就會使粘度測量不一致。利用流量杯測量粘度,影響粘度控制的可變因素是:溫度變化、流度測量的技術與靈敏度的變化、流量杯條件變化、操作人員的變化、新加溶劑量或稀釋劑量的變化,以及在生產過程中加入新的不同溫度不同粘度的油墨等。雖然市場上有許多種流量杯,有些比較好或者測量較精確,但是由于上述的許多可變因素存在,如果持續(xù)在印機上用流量杯測量油墨粘度"很難取得滿意的結果。粘度對油墨的影響粘度是對液體流動的一種內部阻力。我們通過測量油墨粘度,設法達到印刷過程中顏色的一致和平衡。
如果油墨粘度發(fā)生變化,就會影響如下各個方面:
1、油墨的干燥時間;
2、顏色的強度和一致性;
3、印跡的保持和覆蓋厚度;
4、油墨的轉移能力;
5、油墨和溶劑的消耗量;
6、材料的浪費;
7、生產速度當油墨流經(jīng)泵輸系統(tǒng)時,經(jīng)受許多變化。
實際上,除了受油墨的外加物和流動性的限制之外,油墨的粘度還受到干燥裝置、油墨泵、墨輥摩擦、廠房內的溫度和蒸發(fā)等的影響。但主要的影響往往來自溫度的變化。油墨的理想粘度取決于印件類型和印刷機的類型而變化,但是必須有一個穩(wěn)定的油墨濃度,才能維持一個均勻一致的顏色密度,才能減少浪費和提高產量。請注意,在不同溫度上維持相同的粘度就會引起色濃度變化。這種做法極為不妥!影響粘度的因素在測量中,人的因素也考慮進去的話,那么就增加了誤差的可能性。例如,在三班內采用2號Zahn杯測定粘度的話,誤差為±2秒。這相當于20秒鐘的測量中有±10%的變化,直接導致產生不合格印件。在七十年代后期,KSchlacpfer博士在他的UGRA報告中提及,攝氏1度的溫度波動,大約等于3%粘度變化。這就意味著,開機時溫度為華氏70度,過了大約三刻鐘,溫度就上升到華氏79-90°,9-10°的溫度增加,就會使溶劑油墨的粘度變化15%,水性油墨的粘度變化5-7%。
這種變化情況,在1986年LouisvilleGTA印刷車間研討會上又被太陽化學公司的WilliamChorvat證實。他說,華氏10度的溫度波動引起15%的粘度變化,這種粘度的變化將會花你更多的費用。在GRI會議上,F(xiàn)lint油墨公司的保爾·斯坦夫柯先生在他的題為“溫度對油墨粘度的影響”的報告中指出,“我們常會忘記的是粘度也極敏感于液體溫度的變化,以及印刷機械磨擦產生的熱也會使油墨溫度大大升高。在上面圖中,我們可以看到油墨溫度變化影響粘度和色濃度的結果。所以要求我們必須利用一個濃度控制裝置,恒定地維持油墨的色濃度。因為我們已經(jīng)看到采用流量杯或普通的粘度計來控制粘度而沒有一些溫度補償?shù)霓k法是不正確且不可行。光是測量粘度而不考慮溫度是不夠的。因此,必須依靠和利用我們的技術,達到精確控制色濃度之目的。色濃度控制為了實行完全地調節(jié)粘度,溫度的波動必須由一個系統(tǒng)來不間斷地進行監(jiān)視。這個系統(tǒng)會將溫度波動轉換成粘度調節(jié)。利用色深度控制裝置檢查和調節(jié)油墨的濃度,同時考慮油墨溫度的變化,這可以保證維持油墨成份正確平衡。色濃度控制裝置使色深度恒定地維持在一個正確的值上。